首页 经典语录

人民日报金句摘抄(459)

阅读量:100 2024-12-14 09:29:45

1. 古人曰:“不受虚言,不听浮术,不采华名,不兴伪事。”

2. “事必有法,然后可成。”尊重规律,正是掌握科学方法的基本要义。

3. “慎在于畏小,智在于治大”,放低身段、步步为营是“慎”,把握规律、穿云拨雾为“智”。

4. “慎”与“智”协奏,便能冷静从容、洞察时势,于风云激荡间而就万里之行。

5. 就像“千万工程”。“千万”不只是一个数字,而是无数乡村的掠影,是“一个都不能少”的承诺。

6. 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

7. 小智治事,大智治制。

8. 一名优秀教师,既要精于“授业”“解惑”,更要以“传道”为责任和使命。

9.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尚和合、求大同的精神特质与价值追求。从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到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,再到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,无不折射出胸怀天下的高尚追求。

10.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、人类文明的传承者,教师应当涵养家国天下的深厚情怀,传承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,教育引导青少年把爱国情、强国志、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,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。

11.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,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。

12. 大道如砥,行者无疆。

13. 做新时代的“大先生”,必须有大的视野、大的胸怀、大的格局、大的担当、大的气象。

14.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,才能立得住、站得稳、行得远。

15.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有家国情怀,国是第一位的,没有国就没有家,没有国家的统一强盛就没有家庭的美满和个人的幸福。

16. 神州大地,日月光华;华夏文化,亘古亘今。

17. 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,每一个家庭、每一个人的向上向好,构成了国家欣欣向荣的基石,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前进动力。

18. 文化因包容而兴,因开放而盛。

19. 不忘本来、吸收外来、面向未来,只此敦煌,于丝路繁盛处走来,也将于交流互鉴、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上绽放绚丽之花。

20. 文明越包容,就越能得到认同和维护,就越会绵延不断。

21. 国以安为兴,民以安为乐。

22. 安全是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,是一种文明生生不息、赓续向前的重要保障。

23. 备豫不虞,为国常道。

24. 中国古训有云:“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。”

25. 突破自我,志存高远。

26. 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,要继续在“选苗”上下功夫。

27. 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,要进一步厚植人才培养的“土壤”,让好苗子“冒”出来。

28. 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,还需要更多“阳光雨露”的滋润,赋予青年学生在科研项目中担大任、当主角的机会。

29. 青年强则国家强。



相关阅读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文笔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-24